碳峰值和碳中和目标下的企业能源转型路径
发布时间:
2021-11-22
6月22日,由中国能源报社和中国能源经济研究院联合主办的2021能源高质量发展论坛在北京举行。会议的主题是 “十四五” 初期的 “传承百年红色基因,促进绿色转型发展”。在圆桌对话中,企业讨论了当前的新技术,新业务形式以及企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6月22日,由中国能源报社和中国能源经济研究院联合主办的2021能源高质量发展论坛在北京举行。会议的主题是 “十四五” 初期的 “传承百年红色基因,促进绿色转型发展”。在圆桌对话中,企业讨论了当前的新技术,新业务形式以及企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隆基清洁能源副总经理武林勇: 双碳目标给新能源企业带来机遇和挑战
碳中和和碳峰达标给新能源产品制造和建筑企业带来了深刻的影响和变化。
首先,让企业重新认识自己。在双碳目标下,新能源尤其是光伏将是主要电源,行业和企业前景光明。
第二,企业责任重大。如何将光伏作为未来的主要电源,以更好地支持新电力系统的建设?如何发挥光伏企业在发电侧和消费侧的作用?这些都是需要考虑的问题。
第三,改变思考的角度。过去,更多的是从发电端,我们思考过如何提高清洁能源的比重。双碳目标要求我们更多地从 “碳” 的角度思考问题,帮助不同地区和行业实现脱碳。这是机遇,也是挑战。
我们将根据区域和行业特点开发适合该区域和行业的解决方案。比如,针对不同地区不同的资源禀赋,不同的电力能源构成结构,因地制宜推进光伏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解决方案。结合采矿和化工等其他行业的生产工艺,他们可以找到更好的脱碳方案。
协鑫智慧能源副总裁火光昭: 低碳是对电网消费的考验
碳峰和碳中和的目标给能源行业带来了双重意义。第一,转型的意义,从传统能源向新能源转型,从高碳能源向低碳能源、绿色能源转型。第二,它是主角。中国提出的双碳目标将引领世界绿色能源发展,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我国新能源行业的技术装备发展处于先进甚至领先水平。2020,新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的比重将达到15% %,预计将高于20% 2030年。下一步,要做好时间表和路线图,扎实推进双碳目标。
但同时,新能源电力具有波动性和不稳定性,低碳对电网消费是一个考验。协鑫还在尝试参与新电网建设和建设示范工程,并做 “源网负荷储能”,让新能源消纳50% 以上。在煤电深度调整改造方面,原来调整幅度是50%-100%,现在可以达到30%,更深层次的调控可以达到20%。除了储能技术的发展,新能源消纳问题也将逐步得到解决。
联盛新能源集团董事、联盛电力总经理天大勇: 碳达峰,碳中和助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
新能源产业机遇与挑战并存。中国的新能源产业是由民营企业诞生和发展起来的。项目平均体量虽小,但 “小而多”,主力是聚沙成塔。碳峰、碳中和目标对我们来说是一个新的课题。我们在这场 “大考” 中不断探索,双碳目标也催生了良机。
当前,各行各业都已着手实施双碳目标,我们不能忽视高质量发展。例如,光伏市场如火如荼,但总安装量占市场存量不足5% %,工商业屋顶分布式光伏项目市场总份额不足1% %,发展潜力巨大。不能用行政手段强制项目干预,而应从生产端和消费端同时进行升级改造。在这方面,我们需要从市场、社会、教育、金融、社会各个方面充分结合产学研用,全方位发挥主动性,调动更多具有前瞻性和创新性的民营企业,并有助于尽快实现碳峰和碳中和的目标。
陕西西咸新区枫溪新城能源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刘洪涛
西咸新区是国务院批准设立的第七个国家级新区,也是首个以创新城市发展为主题的国家级新区。2014年初,当地雾霾天气频发。在探索了不同的清洁供暖技术后,最终确定了中深层地热能是否干扰了清洁供暖技术。从50000平方米的供暖开始,已扩展到150万多平方米的建筑制冷和供暖2019年。预计到今年年底,将提供清洁取暖面积2000万平方米,减少二氧化碳排放840000吨。整个过程中没有抽取地下水,没有燃烧一吨煤或一侧的煤气。
无干扰的中深层地热能技术已成功商业化。目前,它拥有30多项专利。与北欧第四代加热清洁技术相比,技术效率优于北欧。在碳峰值和碳中和目标下,我们将继续通过技术研发来细化综合服务。随着技术的深入,新能源也可以拥抱传统能源。
山西文龙中美华能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范训珠: 碳达峰碳中和推广节能新技术
文龙中美是具有国家煤炭工业 (矿山) 专业甲级设计资质的设计院,以节能低碳技术研发创新为发展动力。文龙和美深耕矿井余热回收利用,解决刚性需求的同时,挖煤不烧煤。洗浴废水余热回收利用技术可以解决矿区浴室燃煤锅炉的供水问题。同时,将矿井中广泛存在且近乎 “废弃” 的排风转化为潜在的清洁余热资源,用于井口防冻和生活取暖,实现了对传统能源的替代,碳减排效果显著。作为企业,我们将贯彻节能低碳的理念,用技术创新帮助中国实现碳峰值、碳中和的目标。
相关新闻
分享